路工 官方网站

+收藏:http://lugong.orgcc.com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岳飞和秦桧:到底谁是我们的楷模?
2011-02-25    浏览(674)    作者:路工    来源:路工 官方网站

今年是岳飞谥武穆830周年。人常说,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。追忆历史,反思现实,不知怎么使我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:岳飞和秦桧,我们到底应该向谁学习?

也许你会说,这还用说吗:岳飞是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,秦桧是遗臭万年的卖国贼,不学岳飞学谁?

你说得太对了。岳飞可不是只会打仗的赳赳武夫,他是文武双全的一代儒将,其高洁的品行足以垂范后世。他廉洁奉公。全家均穿粗布衣衫,与士卒同甘共苦。南宋对军队犒赏极厚,岳飞从来不取一文,全数分给将士。他严于律子,厚以待人,对子女教育很严。岳云屡立殊勋(多次战斗中“功第一”),岳飞却多次隐瞒不报。说:“正己而后可以正物,自治而后可以治人,若使臣男受无功之赏,则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,何以率人乎?” 虔城百姓曾惊扰孟太后车驾,高宗密旨屠城,岳飞冒险屡次求情,保全了一城老小。他令出如山,赏罚分明,岳家军 “冻死不拆屋,饿死不打掳”, 所以岳家军所到之处,民众无不欢欣,“举手加额,感慕至泣”。 士卒伤病,岳飞亲自抚问;士卒家庭困难,多赠银帛;将士牺牲,厚加抚恤。他不纵女色, 南宋诸将中,唯有岳飞坚持一妻,且从不去青楼纵欲。 他事母至孝, 母病,“尝药进饵”,亲自侍奉;母亡,赤脚扶棺近千里。他文才横溢,儒将风范。他的一阕《满江红》流传千古;他爱好读书,藏书极多;他书法颇佳,时人有“字尚苏体”之评。他还爱与士子文人交往,“往来皆高士”,造就了岳家军强大的谋士团体。他武艺高强,武略非凡。岳飞年少时枪术就“一县无敌”,长大从军后更是从未逢敌手;他用的是宋朝最硬的弓(三百斤),且射箭极准。岳飞的战略战术更是高明。战略上,他提出了结连河朔的方针,取得了极好的成效;战术上,历次战役精彩纷呈,是一个常胜将军。他身先士卒。郾城之战时,亲率铁骑突出阵前。见主帅亲自冲阵,岳家军士气大振,一举击破金兵。他提出的“武将不怕死,文官不爱钱”的名言,堪称官吏的行为典范。 故《宋史》说:岳飞“善以少击众。欲有所举,尽召诸统制与谋,谋定而后战,故有胜无败。猝遇敌不动,故敌为之语曰:‘撼山易,撼岳家军难。’” “ 西汉而下,若韩、彭、绛、灌之为将,代不乏人,求其文武全器、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,一代岂多见哉。”——评价够高吧?  

然而事情并非这么简单。其实岳飞还是一个“不识时务”的人。吴阶(南宋抗金名将,官至四川宣抚使)曾花二千贯买了一女子送给岳飞,岳飞不顾吴阶的情面,硬是遣人送回。天会五年二月(1127年3月)因为接连几个月无仗可打,岳飞便上书赵构求战。其上级黄潜善和汪伯彦看到岳飞的上书,批示“小臣越职,非所宜言”,将岳飞革掉官职,削除军籍。使他不得不于几个月后重新投军。岳飞因军功卓著,职务逐步升迁。但他喜欢认死理,不去谄媚逢迎权贵,不愿意在国难之时迎合高宗和宰相秦桧,多次上书反对与金议和。绍兴十年(1140年) 七月十八日,岳家军从临颍杀向开封之时,朝廷向他下了第一道班师诏。岳飞没有服从命令,赶快撤军,反而写了一封奏章反对班师,并率兵乘胜追击,一直打到东京附近的朱仙镇。弄得宋高宗后来在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他才班师,却又决定留军五日(时其他宋军已经撤退),以便当地百姓南迁,避金兵屠杀。如若他不上书求战,而是投高宗所好赞同议和;如果他不是那么拼了命的打仗,而且一让班师马上就撤军,他非但不会有杀身之祸,反而可能升官。你说,这不是死心眼又是什么?

再看秦桧。秦桧一开始还是个主战派,反对割地。宋徽宗,钦宗被俘后,金贵族要宋朝遗臣推立张邦昌为傀儡,秦桧亦持反对态度。但金人以秦桧反立张邦昌为借口,将他捉去后,他立即见风使舵,开始迎合金人,成了投降派。金国忠献王粘罕说,秦桧内心中经常能“委曲顺从”。 秦桧南归后,迎合宋高宗赵构的讲和心态,首先递上一份致女真军事贵族挞懒的“求和书’。使赵构感到秦桧“忠朴过人”,说“又得一佳士也”。秦桧得到赵构如此赏识,就迅速爬上了宰相宝座。后虽因群臣反对而被罢相,但他把准了赵构讲和投降的脉,几年后就东山再起,又被赵构任用为相。绍兴九年(1139年),秦桧不顾岳飞、李纲等反对议和的上书,代行皇帝职权,跪拜在金使面前,签订了第一个宋金和约。从此,秦桧在朝廷中的身价日益提高。  绍兴十一年(1141年)四月,秦桧密奏任三大将韩世忠、张俊为枢密使,岳飞为副使。明升官职,实解兵权。金人得知解除三大将兵权,乘机一再对南宋进行军事威胁,并派人指使秦桧,“必先杀岳飞,方可议和”.在赵构和秦桧看来,议和方能保住南宋小朝廷,此乃识时务之上策。半壁江山都能付与金人,杀个岳飞又算什么?于是便有了岳飞风波亭遇害。于是秦桧的地位更加巩固,权倾朝野。

这样看来,岳飞因“死心眼儿”丢了性命,秦桧却因“识时务”而大权在握,享尽了荣华富贵。尽管后世留下了骂名,可当时谁敢说个不字?哪怕“过罢瘾就死”呢。如今,你随便问一个人,是学岳飞还是学秦桧,恐怕百分之百都会说学岳飞。但你到现实中看看,就会发现有一些人为人处世颇类秦桧:世故油滑,见风使舵,巴结逢迎,唯上之命是从。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牺牲他人和国家人民的利益。这样的人被认为是“会来事”;而那些坚持原则,主持正义的人则被视为“不识时务”、“认死理”的傻冒,甚至被一些人所鄙夷。于是社会上便自觉不自觉地出现了“明学岳飞,暗学秦桧”的现象。学岳飞的人不一定得好报,学秦桧的人却左右逢源,得到实惠。谁那么“傻冒”呢?这些年有人要为秦桧翻案,2005年末,一个所谓“流浪艺术家”为秦桧夫妇塑造了叫做《跪了492年,我们想站起来喘口气了》的站像,便是这种正邪混淆、忠奸不分的思想在文化艺术上的反映。

中华民族靠什么立于世界民族之林?是靠岳飞的昂扬正气,面对外侮奋勇抗争,还是靠秦桧的见风使舵,媚外求和?中国的近代史上,割地赔款,受尽屈辱,岂能说仅仅是经济落后,其重要原因其实就是朝廷中“岳飞”遭打击而“秦桧” 受宠信。岳飞被重用,就能直捣“黄龙府”,中国人就扬眉吐气;秦桧一得势,就得割地纳贡,忠良遭陷害,人民受苦难。岳飞的皎洁人格和绝世才华,象一面明镜,照出了秦桧之流的卑鄙和龌龊。历史明明白白在那儿摆着,还用得着多说吗?

2008年4月22日星期二草稿

2008年4月23日星期三二稿

标签:岳飞,秦桧,楷模
分享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